close



洄瀾快跑之五:全美行,入滅的味感

全美行飯包緣起台東池上,其口味與菜色配置,是目前公認最道地的池上飯包之一,並且曾經包下台鐵花東縱貫線的月台便當販售權多年,目前共有台東、池上及鳳林三家分店。

我在十多年前曾有一段短暫時光,待在花蓮靠近北回歸線的的某個小鄉鎮上。鳳林站是來回必經之處,也因屢次在鳳林站短暫的停留,而認識了這裡的全美行飯包,對於全美行台東本店的飯包,反倒接觸較少。

如果搭乘的火車班次停靠在鳳林站的時間不夠長,在到站前我就會先把錢準備好,一個飯包五十元,火車在到月台邊停靠前,就有一堆人等在車門邊招手,賣飯包的歐巴桑見到招手者,立刻提著用厚布遮蓋,裝著飯包的塑膠菜籃狂奔而來,一手交錢,一手交貨,整個交易過程平均不用三秒鐘。當時用的全都是紙鈔,如果準備的是100元鈔票,歐巴桑小姐們也會很快的找回50元紙鈔,手法迅雷不及掩耳。

飯包的菜色少有變化,除了木盒與白米飯是必然的主角之外,最常吃到的搭配菜色,有炸三層肉切片一片(北部稱為燒肉,宜蘭稱為卜肉)、焢肉一片、露嗉肉約兩片(台語發音,里肌瘦肉部分以醬油滷汁煮熟後,切片再澆上微量鹹滷汁,南部的乾麵上會放上兩小片,不再沾滷汁。作法與福隆便當裡的瘦肉片雷同)、醃嫩薑切片(有時會以醃菜頭一小塊代替)、滷豆干、炒高麗菜、炸肉卷一小片、香腸切片一片、滷蛋切半,有時會放一小塊鹹魚,和一些甜甜的豆棗。
(感覺上跟福隆便當裡的菜色配置很接近,所以這裡先請出個福隆便當來當示範)

配菜都是一些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菜色,但是搭配在一起卻會引爆無法抵擋的魅力,我最習慣的吃法是這樣的:打開木盒蓋後,將肉類、滷類與炸類先夾到木盒蓋上,把飯盒內的菜清空了大半,白飯上會沾留些微的滷汁與肉汁,蔬菜類與較小塊的菜色(如豆棗)就不搬動了,適當的飯盒溫度要溫中帶熱,最好是飯盒打開還可以見到些微的熱氣跑出來,但是不能太多,熱氣太多表示飯中的水氣還沒被木盒適量吸收,米飯的口感就不會那麼乾Q。

開始吃時,從飯包邊緣飯色較白、沒有被任何菜、滷汁沾到的部分下手,大口送進嘴裡,先品嚐乾飯那種溫熱帶Q的口感。重嚼十數口後,在唾液中的酵素即將轉換米飯的澱粉為葡萄糖的那種甜味產生前,就嚥進喉部裡,因為大口吞嚥,所以在經過喉部的時候,半乾濕的飯團會很扎實的通過食道,那時會有很飽足的感覺。(叔叔有練過喔,小朋友不要亂學,很容易噎到的。)同時米飯的香味會沿著咽喉部傳到鼻子裡,此時很容易嗅的出來米飯的香甜味。每次我有機會吃到品種優良的米飯時,一定要在吃配菜前先嘗嘗米飯原味,細細品味台灣所種出優良稻米的美麗氣味。

接著是淺咬一口焢肉肥美的部分,香醇的脂肪在嘴裡會誘發舌底的津汁湧出,鹹香滑膩的味道伴隨著口中津汁,可以輕易追上還在食道中的米飯,融入米飯後可以輕鬆的將米飯滑進胃裡。此時也可以配上一口白開水,除了保持食道通暢外,也為迎接下一口美味做準備。

然後送入口中的是炒的油亮的高麗菜,清甜多汁的高麗菜在齒間咬的啵啵脆響,口感迥異於適才咬入口中的軟鹹肥美,菜葉釋放出微甜的菜汁,化去嘴裡的油膩,味感由鹹轉甜後,感覺較清爽。

後續上場的是澆上些微鹹滷汁的瘦肉,再配上一口吸收菜汁或肉汁的飯。因為瘦肉肉質較堅韌,需要臼齒多加錘鍊,其間混入米飯一同研磨,被催化轉釋放出甜味的米飯和瘦肉的鹹味,在嘴裡營造出味覺的反差效果,會令人更期待下一口。

炸肉卷裡魚漿的鮮甜此時隆重登場,可以讓口齒稍事休息,不必費力的咀嚼,肉卷僅需輕咬,即可將鮮甜味撲滿舌面。這種鮮味不同於米飯的香甜,如同在鼓號聲中傳出的三角鐵悅耳叮噹聲,鮮甜味輕鬆地將偏重的味覺提升到輕巧飛躍的境地。

此時輪到飯包中具有最美麗色彩的金黃嫩薑出動了。當薑片輾轉反轍於齒齦之間,壓擠出微辛、微辣、甜中帶苦的薑汁,伴隨嫩薑柔細纖維的娑摩,其效果有如大衛考伯菲(David Copperfield)將自由女神像變不見的魔術一樣,口中的鹹香醇鮮甜轉眼間收束消失,僅存嫩薑的甘辛在舌面活躍。嫩薑是轉化整個飯包口感的重要關鍵,可以將前一段的口感作個小結,並且帶領感官來到下一場鹹香醇鮮甜的口味輪迴發生前的寂滅境界。

米飯的香甜仍是口感轉生復甦的主角,但此次陪伴米飯的,是被封印在炸三層肉間最具力量的味道。口齒咬上炸三層肉的第一個層次,是炸肉最外層以地瓜粉包覆的酥脆外殼,因油炸而瞬間膨脹脫水的地瓜粉粒,經過口中津汁的催化,很快的釀出甜味來:接著第二層次是肥肉部分,因高溫油炸後褪去了多餘的脂肪,轉變為緊實彈牙的玉圭,牙齒的入侵與撞擊,將包覆於其間甜醇汁液,在口內擠的四處飛濺,宛如嘴裡下了一場濃香四溢的雨,滋潤了以米飯鋪成的大地;第三層次是部分脫水後的瘦肉部分,以些微香料與醬油醃製的美味,在經過高溫油炸部分脫水後,完美的保留在瘦肉中,細細咀嚼,越咬越香阿………

滷蛋、滷豆干保留了滷汁的鹹香味,適時取代咀嚼瘦肉部分帶來的微疲感。香腸作用則與肉卷雷同,偏甜的肉味與飯包的鹹味相互輝映,讓池上飯包在鹹、甜、香的輪迴中,一直閃耀著美麗的光芒,也成為在充滿希望的旅途中,補充遊子體力的最佳來源。

重新回味火車上的全美行飯包風味,是這次洄瀾快跑發生的重要動機。循著鐵路的方向與記憶中氣味的軌跡,很快的來到台鐵鳳林站前的全美行飯包店前了。

招牌跟十多年前不同,設計上多了些商業氣息。

當時店裡沒有任何客人,經過聲聲催促,老闆娘終於現身,店內除了提供招牌飯之外,還有雞腿飯與排骨飯。由於這次是來回味的,所以二話不說,還是選了招牌飯。

現在的包裝看似復古,其實都是後來設計的。

這應該是前期的包裝,但好像還是與我記憶中的包裝有所不同…….
(圖片來源:http://kaga.hakka.gov.tw/ct.asp?cuItem=12951&mp=102&ctNode=1120

打開後的菜色,與記憶中相差更多,雖然主角還在,但是有些角色被置換了….
多了柴魚酥,菜脯,四季豆,少了高麗菜、豆干;嫩薑與醃菜頭一起出現,加上菜脯,有口感重複的感覺。

全美行的飯包大體上還是很不錯的,但是…..我總覺得十多年前,每當打開飯盒時,那股籠罩在美味菜色上的光芒好像消失了。唯一值得驚豔的,是老闆娘自己炒的豆鼓辣椒。

不同於一般市面上死鹹笨辣的產品,全美行的自製豆鼓辣椒,辣得溫醇。看看它沾在飯粒上的光澤,就可略知一二。


然而,這種辣味,不在我記憶中的鹹香醇鮮甜的口味輪迴裡呀……
是我記憶中的鳳林便當被福隆便當給錯置了嗎?我怎麼覺得反而是福隆便當還保有十多年前鳳林便當的八成風味呢?

在開回花蓮市的路上,望著遠方的山,披著飄渺的雲紗,老婆覺得美的像幅畫,於是拿起相機拍了起來。


這景色不知已佇立在此歷經了幾萬千年,翠綠的山稜線依舊覆蓋著灰白相間的雲朵。陽光疲憊的躲入雲後,餘暉不時奮力的透出,像是捨不得沒入黑暗。

路邊老伯躑躅而行,很有可能當年我經過這段路時,他也是這麼徐徐的在路邊前行吧,或許當年他的腳步可能更輕盈一些。

為了昭告外來的遊客,本地有銀數百兩,台九線旁的房舍與招牌越來越多,被遮蓋的青山與白雲也越來越多了…….

其實全美行飯包的風味,改變的並不是那麼大,只是當年那種在火車靠站前,衝到車廂門口就戰鬥準備位置期待的心情,打開飯盒時那種宛若中獎的雀躍,以及記憶中微溫可口的米飯嚥下後產生的飽足感,已經定格在十多年前鳳林站的月台上,隨著縱谷路旁日增的房舍與招牌,逐漸隱沒在青山白雲間了吧........

附記:
其實這次出發前,我已經向鳳林小妹打探全美行便當在當地的評價,鳳林小妹皺著眉頭,一再表示他們最喜歡吃的便當是當地的福星便當,全美行飯包當地人好像很少吃。快跑第二天又經過鳳林時,我特地繞去福星便當前面看了一下,店面標榜賣的是燒臘便當,當下就沒啥興趣了。回到辦公室向鳳林小妹提起燒臘便當,鳳林小妹半氣半笑的說,要吃福星的排骨飯或雞腿飯啦,超好吃的………

福星便當距離鳳林全美行很近,由火車站前走經過全美行,約50公尺到路底是個公園,福星便當在公園的左邊而已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bit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